主題 |
演講主題 |
演講嘉賓 | |
|
領導致辭 |
重慶市科協領導 | |
農村能源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目標SDG7 |
清潔能源+智慧農業 |
中國能源研究會城鄉電力發展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高萬林 | |
農村光伏電站與電動汽車 |
印度能源管理師協會秘書長/Dr. C S Azad | ||
俄羅斯農村發展和能源項目及國家河谷生態保護 |
俄羅斯環境保護學者、專家/Eugene Simonov | ||
巴西農村可再生能源 |
巴西Casa Socio-Environmental Fund環;饡摵蟿撌既/Maria Amália Souza | ||
南非鄉村能源 |
南非電工出口委員會執行主任/ Chiboni Evans | ||
農村環境保護與村振興 |
“鄉村共漁”助力可持續發展 |
四川;葜毞⻊罩行闹魅/陳太勇 | |
南非農業,氣候變化及食物安全 |
南非可持續野外海岸SWC項目經理/ Sinegugu Zukulu | ||
農業與雨林可持續發展 |
巴西NGO Imaflora/Isabel Garcia Drigo | ||
中國民間社會組織農村環境保護實踐 |
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香奕 | ||
|
會議總結 |
重慶市可再生能源學會/馬定平 | |
主持:甘肅省綠駝鈴環境發展中心 趙中 | |||
![]() |
高萬林
博士,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農業農村部農業信息化標準化重點實驗室主任,農業部科學與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北京農業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農林專委會主任,美國農業生物工程學會會員,中關村同航智能裝備技術創新聯盟副理事長,《智慧農業》編委。研究領域: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新農村信息化、智慧農業及農業專用芯片。 |
![]() |
陳太勇
四川;葜毞⻊罩行闹魅,成都市社會組織鄉村振興聯盟會長后參與和推進了四川;葜毞⻊罩行牡葯C構的登記注冊和建立發展 。2018年,在陳太勇的帶領下四川;葜毞⻊罩行脑谔﹪暹~建立了;輫H公益園,把扶貧公益拓展到了泰國。 |
![]() |
王香奕
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具有15年在國際、國內民間組織的工作經驗,熟悉公益項目設計、執行、監測和評估流程,具有環境保護、氣候變化、企業社會責任等項目設計和管理經驗,2007年開始參與中國民間氣候變化行動網絡CCAN的籌備,2008年開始擔任網絡秘書處負責人,支持網絡項目開發,網絡成員協調,網絡影響力提升,支持網絡成員參與聯合國氣候大會,并組織邊會等活動。2020年1月開始擔任民促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負責民促會全面工作,包括戰略制定、制度建設、新業務開拓和合作伙伴開發等。 |
![]() |
Dr. C S Azad
印度能源管理師協會秘書長
博士,AMU的研究生、電氣工程師
專業領域:培訓和能力建設、能源審計和管理、建筑電氣服務、太陽能光伏系統、業務流程再造、項目管理和公共采購系統、SAP-材料管理、綠色電信。
|
![]() |
Chiboni Evans
南非電工出口委員會執行主任
該委員會是一個非盈利組織,與 thedti 建立公私合作伙伴關系,代表 90 多家在南非注冊的公司,從事從南非出口電工產品的業務。她還是出口委員會工程技術小組的聯合主席。 這個由鐵路、鋼鐵、采礦和建筑環境部門組成的出口委員會集團,擁有近 1000 家南非國家和跨國公司。 該團體代表其成員向南非和國際上的政府、多邊機構和其他相關機構倡導服務非洲項目。
|
![]() |
Sinegugu Zukulu
畢業于斯泰倫博斯大學,現任職于Sustaining the Wild Coast作為項目經理。主要領域在生態旅游發展、農業生態學、光伏、IKS 研究、環境保護等。 |
|
|
![]() |
Maria Amália Souza
巴西社會正義慈善網絡的創始成員, 2016年入圍了7位全球領導人的決賽選手,獲得Olga Alexeeva 紀念全球南方創新慈善獎。她35多年的職業生涯包括擔任進步傳播協會會員服務主任、巴西印第安民族聯盟國際傳播主任和全球綠色資助基金巴西顧問委員會協調員。海洋基金會顧問委員會成員、信息技術研究與培訓核心 (NUPEF) 董事會主席。 |
![]() |
Isabel Garcia-Drigo
自2002年以來開始參與研究和開發環境議程,尤其是農業和熱帶森林的可持續性問題。她在該領域完成了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和兩個博士后。Isabel在Imaflora工作了近15年,擔任森林管理委員會(FSC)認證系統的審核員。她是FSC標準社會方面的專家,同時也有協調項目、開發和研究項目的經驗。 |
![]() |
Eugene Simonov
俄羅斯環境保護學者、專家
1990年在莫斯科國立大學生物學專業畢業,1993年獲得耶魯大學環境學院環境研究碩士學位,2010年獲得中國東北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博士學位。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社會生態聯盟、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GEF)、WWF、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俄羅斯、蒙古和中國的政府機構和當地社區有著長期的合作歷史。編輯出版了《河流恢復,保護河流和權利是實現公正和綠色恢復的必要條件》、《受阻遺產:水基礎設施對世界遺產地和自由流動河流的影響》、《我們和阿穆爾洪水:教訓(聯合國)學到了》,《適應達烏里亞河流域的氣候變化:生態和水管理》《中俄跨界合作的環境問題》等書籍。 |